松浦彌太郎:自我獨特的價值量感

剛剛好的意識,是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理性思考。
曾任『生活手帖』總編輯約9年的作家松浦彌太郎,現所屬cookpad,並身任網站『生活的基礎』製作人,持續向大家傳遞關於「生活中的智慧與學習」的訊息。

至今,松浦先生藉由媒體、隨筆短文想告訴我們的是用心過生活的方法與心態。這點似乎潛藏了與Compact Life相同的理念。

「最重要的是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量感。這樣的話,自然就能知道什麼東西是必要、什麼是不必要的了吧。要有幾個這種類型的東西、要買什麼樣的東西。為了要舒適的過生活,必須要能自己掌握食衣住相關的物品。」

在松浦先生於2002年開幕的「COW BOOKS」裡,大多都是已使用過的舊書。雖然是一間書店,但也就只有兩面壁面的書架而已。書店中央放有一張大書桌與椅子,形成一個步調緩慢的舒適空間。但也因為這樣和一般書店或是二手書店比起來,可以擺放的書量就有所限制。因此,松浦先生必須仔細選書。

「這是一間我個人的書店,如果不是自己曾受感動的書,就無法負起責任推薦給別人了。所以這裡只有符合我個人價值觀的書。換句話說,就是只有我以價值量感挑選過的書。」
簡單理性的規則
雖然如此,應該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什麼是必要的、什麼是非必要性的吧。對此,松浦先生告訴我們要「檢視整體的平衡感」與「給每件東西一個優先順序」。

「想要一樣東西的時候,先想想適不適合現在的自己,這點非常重要。比方說,還在20幾歲的時候戴上高級手錶,以我的角度看來,就有不太適合的印象。如果社會歷練更豐富時在戴高級錶也不嫌太晚。同樣的,如果住在小套房裡,就只要在房間裡放上必要的東西就好了。如果想要在套房裡放上一個很棒的沙發的話,就以住在一個有足夠空間的房間為目標吧。」

以衣櫃為例,事先決定好上限,襯衫5件、褲子5件、襪子10雙······以這種方式,就能好好判斷什麼是非必要的東西了。「雖然硬塞的話,就可以收納10件襯衫,但我不想要做這麼沒品質的事,自己決定好必要的5件就夠了。就像是吃飯一樣,有意識的留一點空間會更好。這與其說是品味,不如說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理性思考。」

自我獨特的價值量感,和一個人是否獨立自主相關,也可以看出一個人能不能以客觀的角度檢視自己的行為,並與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感。只要設定好自己的規則,不管是一個人住,還是與家人同住,都可以有好感生活。

追求對自己而言的舒適
本來「生活」就不是到處充滿各種東西,而是將空間整頓成自己可以自由活動的環境,並在這個空間中度過舒適的時光。─松浦先生如此定義生活。 「假日的早晨,從窗戶照進和煦的陽光,光線從潔白的牆面反射到地板,心情感到如此的愉悅,而這種心情就是最值得珍惜的事。不要讓我們的生活失去這樣的感受。不需要會擋住窗戶、遮住陽光的物品,留一點空白,才會是舒適生活。」

關於窗戶,松浦先生告訴了我們他的兒時回憶。一家人擠在上了年紀、4疊半的老公寓,過著絕對不算富裕的生活。唯一值得松浦先生誇耀的就是「生活的智慧」。 「母親每天都會擦玻璃,所以我家的玻璃總是光潔明亮。也因為這樣,整個家中總是充滿陽光,對我而言這就是富裕的生活。」

松浦彌太郎
1965年生,東京都出身的作家。「COW BOOK」代表。『生活的基礎』製作人。1996年從美國歸國後,於中目黑成立「m&co.booksellers」,並以移動的卡車書店造成話題。2002年開設「COW BOOK」。曾於2006年至2015年5月擔任『生活手帖』總編輯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