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tflix 創辦人談網絡電視未來大趨勢

20160510 IMONEY_1

2016年5月7日
撰文:鍾耀恆 新加坡直擊
亞視落幕,ViuTV開台,香港免費電視業大戰仍然維持兩家之爭,整體格局沒有大變,收視還不是你搶我、我搶你的競爭。若眼界放大一點,電視台的對手又豈止隔離台?

智能手機的年代,尚有多少觀眾願意坐定定在電視面前,追看黃金8點檔?「隔離台」事實上還有Facebook、YouTube數以十億計的內容,觀眾甚至懂得各種渠道,下載世界各地的最新最熱的劇集和電視節目收看。如何吸引觀眾重回電視框框,才是電視業真正的大戰。

全球最大網絡電視Netflix創辦人兼行政總裁Reed Hastings,接受本刊專訪時笑說,他們拓展全球的最大競爭對手不是當地電視台,更可能是飲酒習慣,假如觀眾外出消遣還飲醉酒,根本就無人再看電視了。

面對全球電視業大戰,Hastings認為觀眾口味正趨向追求高質素節目,而網絡電視可為觀眾隨時隨地提供優質節目,選擇遠勝傳統廣播電視。他深信Netflix Video-on-demand的模式,將是電視業的未來,而且本地化內容亦是他們發展策略之一,Netflix在亞洲已在韓國、日本及柬埔寨製作電影和劇集,只要有好故事,甚至廣東話電視劇他們亦樂於嘗試。

無綫電視3年前黃金時段的劇集,平均收視仍有30點以上,但近年所有劇集收視只餘20幾點,觀眾離開電視,除了節目質素低落,互聯網搶佔大部分人的消遣時間亦是主因。

根據Cisco的研究,2015年全球手機網絡流量增長了74%,其中55%用於觀看影片,預計2020年用戶更會花4分3的流量於觀看影片。Reed Hastings於1997年創辦Netflix,由DVD租賃發展至現時擁有8,100萬訂戶的網絡電視,他始終相信觀眾仍追求不同的電視節目和電影,只是觀眾收看節目的形式,由被動觀看廣播電視台安排的節目,演變成今天主動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尋找自己喜愛的內容。

20160510 IMONEY_2

今年首季增長破紀錄

Hastings上星期親來亞洲,出席亞太地區付費電視營運商高峰會(APOS 2016),記者難得在新加坡訪問他,談到網絡電視前景。他指今年第一季是Netflix有史以來增長最強勁的季度,由於1月Netflix正式開拓全球130個新市場,香港亦是其中之一,因此首季全球訂戶激增674萬,當中海外訂戶佔451萬戶。

他相信,網絡電視的爆發期,現時只是剛剛開始,隨着網絡速度提升和成本下降,未來20年,網絡電視將繼續主導市場,逐漸取代傳統廣播電視。不過,由於Netflix預期第二季增長較保守,市場分析員憂慮發展已接近飽和,導致公布首季佳績當日(4月18日)股價卻急挫一成。問及Hastings可否擔心股價受拖累,他卻表現輕鬆地回應,「過去十季我們有九季都低估了增長,對於股價短期的高低我不太擔心,我更關心我們仍在上升的訂戶總數。」

Netflix自年初公布開拓全球新市場,至今已近4個月,雖然沒公布個別市場數字,但他表示非常滿意成績,尤其香港、新加坡、台灣等亞洲網絡發達城市,成績是他們發展海外市場的重要指標,他預料明年全球訂戶人數可增至1億。

內容為先不依賴廣告

Netflix的收入模式主要依賴訂戶每月付費,首季利潤為2,766萬美元(約2.16億港元),而其平台最大賣點更是並無廣告,觀眾睇戲煲劇可不受廣告騷擾,觀影體驗才是最重要。有別於香港的電視台,不論免費和收費台,觀眾看節目都必須一并連廣告同時收看,因為廣告收入正是電視台重要的收入來源。

放棄龐大的廣告收入,Hastings指,明白香港或者大部分亞洲市場的網絡電視,甚至YouTube都是靠廣告收入來營運,這是無可厚非,但Netflix走另一條路,為觀眾提供不同服務,「我們沿用每月訂購模式,堅持沒有廣告,這是十多年來Netflix的策略,我們着眼為觀眾提供不被打擾的娛樂節目。」

Hastings本身是戲迷,享受連續不斷煲劇的樂趣,更首創一次過上載整季電視劇的模式,不再像傳統電視台吊胃口的做法,每日甚至每星期才播放一集。Netflix平台上除了新舊電影和電視劇,近年他們着力製作自創作品,例如最為知名的政治劇《House of Cards》電視劇,至今已拍至第四季,而近期大受歡迎的作品包括紀錄片《Making a Murderer》、電視劇《Narcos》等。

個人化推薦留住觀眾

「觀眾口味正趨向追求高質素節目,HBO過去5年的訂購人數亦持續增加,提供優質內容的市場愈來愈大,這亦幫助Netflix繼續成長。」Netflix今年用於製作及購買內容的預算達50億美元(約390億港元),新推出的自製作品約30套,總時數達600小時。事實上,自2014年,Netflix外購內容已減少31%,Netflix出品的節目則以每年185%增加。

Netflix作出這項調整,由於觀眾對於自製劇評分較高,平均獲3.8分(5分為滿分),較一般3.5分為高,而Netflix的紀錄片更獲4分,因此進一步增撥資源自行製作節目,「今時今日製作具吸引力的節目是非常昂貴的,今年將花50億美元,2017年預算更是60億美元(約468億港元),但我相信這是吸引觀眾的正確方向。」

Netflix由購買節目的網絡電視,逐漸轉型為製作平台,業務難免變得更難預測,始終觀眾的口味不容易掌握,隨時面臨大製作卻收視失利的現實,「假如每年只拍一至兩部電影或電視劇,那就真的很高風險,但我們每年製作20至30個節目,風險就得以分散。」

Hastings指出,Netflix透過大數據分析,掌握不同觀眾所喜愛的節目取向,例如近期兩部電視劇《Daredevil》及《Grace and Frankie》,前者專為喜歡動作、激烈場面的年輕觀眾,後者則是描寫較年長一輩的愛情故事,「兩部劇集我們不會同時向同一人宣傳,《Grace and Frankie》只會向喜歡相類似題材的觀眾宣傳,而可能他們的孫兒才會接收到《Daredevil》的宣傳,我們的個人化推薦很強大,會讓觀眾覺得『對!Netflix了解我!』」

20160510 IMONEY_3

本土製作策略全球化

現時Netflix製作的題材相當廣泛,科幻劇、動作片,甚至兒童動畫都有出品。Hastings指,大數據分析除了用於宣傳推廣,製作前期策劃都很重要,可制定拍攝題材、演員、導演等受觀眾歡迎組合,但他強調,Netflix絕對尊重創作自由,一旦開拍便不會干預團隊的拍攝過程,「只有自由的創作空間,才可製作出有質素的節目。」

Hastings鼓勵所有創作者向他們提交劇本或節目計劃,Netflix業務拓展全球後,正着力發展本地化內容,例如正在播放的電視劇《Narcos》,是他們首部主要以西班牙文為對白的電視劇,全球大受歡迎;而在亞洲,目前正跟韓國導演奉俊昊合作,在首爾拍攝名為《OKJA》的電影;著名女星安祖蓮娜祖莉(Angelina Jolie)亦接拍了一部在柬埔寨製作的電影;同時亦有兩部原創日劇《ATELIER》及《Good Morning Call》在日本攝製。

「我們嘗試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製片人,正在韓國拍攝的電影,不只為韓國觀眾,而是面向全球,就像在哥倫比亞拍攝、說西班牙文的《Narcos》一樣,向全球觀眾推廣。」Hastings留意到,全世界觀眾的口味並非如想像般南轅北轍,歐美觀眾喜歡日本動畫,亞洲觀眾一樣接受南美毒梟題材劇集,「我們希望真正能顛覆行業,本地化製作,全球化推廣。」

Hastings歡迎來自香港的製作人合作,並承諾只要有好題材,港劇一樣可登上國際舞台,「我們樂於製作廣東話電視劇!只需配上字幕,全球觀眾便可輕易看得到!」

Reed Hastings 55歲

Netflix創辦人兼行政總裁

1997年創辦Netflix,由DVD租賃店發展至現時全球最大、擁8100萬訂戶的網絡電視。他是現任Facebook董事,亦曾任Microsoft董事。1983年畢業於Bowdoin College,1988年獲得史丹福大學電腦人工智慧的電腦碩士MSCS學位。

《iMoney智富雜誌》
訂閱:http://imoney.hket.com/im/subscription

Facebook : www.facebook.com/imoneymagazine/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